狗對人類作用的演化
最早出現
家犬(Canis familiaris)最早出現于東亞,從野狼(Canis lupus)馴養而來,然后傳播到全亞洲和歐洲,之后隨著人類在一萬四千至一萬兩千萬年前橫越白令海峽到了新世界。兩組研究小組在Science刊登了兩篇文章分別說明了新世界及舊世界家犬的起源和演化。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Peter Savolainen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張亞平等人的研究顯示這五百年來的育種是造成不同品種家犬體型和樣貌全奇百怪的原因,而非不同的遺傳起源。 根據Peter Savolainen等人對舊世界犬的研究,馴養家犬可能發生在一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期。美國華府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的Jennifer Leonard和瑞典Uppsala Univ.的Carles Vila等人對新世界犬的研究也顯示更早的起源。根據德國發現的頷骨,已知最早的狗生活于一萬四千年前,但Vila認為狗和人在更早時期就生活在一起。他說道,他們發現在舊世界起源的狗被遷徙的人類帶到新世界,在我們現在已知發展出貿易之前,人類就交換狗只。 研究人員還不知道人類如何及為什么馴養狗,但要是狗起源于一萬五千年前,那它們在幾千年的時間就散布到三個大陸上,它們繁衍和分化的速度之快,使Vila相信它們對人類一定大有用處,例如協助狩獵等,這使得前進新世界輕松些。 Leonard認為狗也可用于守衛、交通等。
19世紀
導盲犬的歷史能夠追溯到19世紀初。1819年一個叫海爾.約翰的人在維也納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導盲犬訓練機構。后來海爾還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詳細描述了中心的工作,但在當時這個項目并沒有被眾人廣泛知曉。幾乎100年之后人們才開始重視導盲犬,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很多德國士兵失去了視力,醫生赭哈德得到靈感在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導盲犬訓練學校。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法、英等國用于戰爭的軍犬達數萬條以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蘇聯的一條軍犬破獲了300多個重大案件。
1942年7月,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朱可夫元帥運用軍警學校提供的500條“攜彈犬”,組成了4個反坦克軍犬連,每連有125條受過特殊訓練的軍犬。作戰時,“攜彈犬”帶上炸藥去同敵人坦克拼命,共炸毀德軍坦克300多輛,約占整個斯大林格勒防御戰役擊毀德軍坦克總數的三分之一,對戰役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也使用了大量軍犬,僅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戰斗序列中就有465條軍犬。這些軍犬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海灣戰爭中,美軍利用軍犬搜雷和拉尸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有18只狗獲得英國政府頒布的“迪金”勛章。
1994年6月20日,美國國防部為一尊短毛獵犬銅像揭幕,以紀念戰爭中犧牲的軍犬,銅像的題詞是“永遠忠誠”,這尊銅像置于關島的軍犬公墓。
1949年,中國軍隊開始在北京建立犬種訓練機構。上世紀50年代,它被分為兩支軍犬隊,遷往黑龍江和昆明。到20世紀60年代初,各軍區都成立了軍犬隊,前后培養和訓練了大批軍犬,在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80年代中期,軍犬被重新重視起來,中國軍隊軍犬事業開始振興。目前,各大軍區、海、空軍和總后勤部、總裝備部、武警都建有軍犬訓練基地,全軍每一年可繁殖培訓出2000多條軍犬送往部隊。邊防連隊、軍用倉庫、特警部隊、保衛部門大都使用了軍犬,全軍重點倉庫基本上實現了以犬助哨?,F在,已有近萬條軍犬在軍隊服役,成為一種有著特殊作用的軍事力量?!?/p>
21世紀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本物質保障的提高,在這個日益城市化的社會里,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相反,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覺得養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他們覺得他們喜歡的狗可以把他們的感情放在上面,因為我們都認為狗是通靈的,能理解人們的感情。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養狗?養狗有什么好處?
在這個高速度的壓力山大的社會中,想要減輕自己的壓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的話,建議您不妨試試養寵物狗狗,它會給你帶來很多的樂趣,有的還會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當然也是因人而異,當你把寵物狗狗視為自己最親密的朋友的時候,你就會有這類感覺。對于一些子女在外,家里沒有人相伴的孤獨老人,能夠飼養寵物狗狗,因為這樣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加的充實,解除生活的孤寂感。讓自己的小孩子飼養動物,能夠培養他的責任感、和要對動物有愛心。當自家的寵物狗狗與你有了很多年感情之后,你會把它當做親人看待,舍不得它,寵物狗狗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與溝通。
所以給自己的家里新加一個成員,狗狗能夠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它能夠做一個很好的傾訴者,也能夠做一個很好的陪同者。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讓自己有一個伴就養一個狗狗!
更多優秀寵物文化內容請訂閱寵愛星院